最新课程
 培训体系
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行业新闻 >

航天科技四院43所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侧记

来源: 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: 2017-06-02 17:03 

      近期,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3所28岁的“编外人员”小王心情格外舒畅,在单位家属区购置了一套房子,安顿好了一切,自己也成为组里的生产骨干,他觉得工作生活有了盼头。
       原来,随着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繁重,为了满足生产需要,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所限,43所每年都要以“编外人员”的形式引进数十名大专毕业生,补充到一线技能操作岗位。
       这些“编外人员”逐渐成为一线重要的生产力量。以往,由于身份原因,一些职工总是担心没有发展前途,部分操作骨干逐渐离职,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。
      “编外人员”到底如何管理?该所经过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套成功的“编外人员”成长方案——“关键岗位技能人才培养接力计划”。该计划面向35岁以下技能人员,结合青年技能人员个人成长愿望和所发展需求,对其开展个性化培养,并与考核合格的培养对象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旨在增强青年技能人员的归属感,提高其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。
      小王就是受益者之一。由于表现突出又处在关键岗位,他被车间推荐成为最早一批参加接力计划的“编外人员”。该车间根据小王的实际情况,定制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,并为其配备了实操指导老师及理论指导老师。
      “从学校毕业来到缠绕岗位,由于身份问题,我虽然一直很努力,工作很积极,但一想起未来还是很迷茫,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努力没有白费,参加了第一批培养计划,而且带我的老师都是工序的大拿,理论指导老师是从业20多年的高级工程师,实操老师是国家特技技师,他们的帮助使我成长很快。”提起接力计划,小王觉得很是欣慰。
       在两年的培养过程中,在理论老师的指导下,他全面学习了缠绕理论知识,以前模糊的技术概念逐渐清晰,从实操老师那里学到了大量绝技绝招,面对一些生产的疑难问题他已游刃有余。
       就在去年底,在一项急难任务中,作为该型号的主操人员,小王与工艺一起试验改进,最终解决了问题。
       就是这流程上的小改变,不但彻底消除了电缆线触水短路现象,而且使每台壳体节省芯模生产时间3天,生产效率明显提升。
       此外,在老师的帮助下,他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多项“五小”成果、“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”多次获得上级奖励。
      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,经过阶段考核、中期检查和验收答辩,参加工作仅4年的小王最终以优秀员工的身份与所里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并被纳入该所关键岗位人才库,在岗位锻炼、培训、晋级等方面被优先考虑。
       自技能人才接力培养计划启动以来,如小王一样,被培养为生产骨干的人员不在少数,共有50余人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。他们都处于复合材料制品研制生产的关键工序,其中有6人被提拔为班组长,2人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被认定为国家级技师,21人被评为所内技师,在该所技能人员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。

 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培训体系 | 合作交流 | 军民技术
Copyright © jungongedu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军工培训交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10号-2